文‖自貿區郵報研究員 胡蘇敏 是冬冬
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打算在中國大干一場,落腳點是上海自貿區。
8月20日,上海自貿區管委會、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(信投公司)與美國亞馬遜公司,簽署了關于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合作的備忘錄。
會上傳出消息,上海自貿區掛牌一周年(9月底)之際,亞馬遜將在上海自貿區投資設立運營主體,并將其打造成亞馬遜的國際貿易總部,發展跨境電子商務、跨境貿易和跨境金融業務,該總部將成為亞馬遜全球業務的樞紐。
這被視為亞馬遜全線挺進中國市場的一個信號。
當天簽約儀式的規格頗高。上海市委常委、副市長、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主任艾寶俊,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出席了簽約儀式,亞馬遜公司帶隊的則是其國際零售高級副總裁迪戈·帕森提尼。
【國際貿易總部】不只是做一個電商平臺
根據官方發布的信息,上海自貿區管委會、信投公司與亞馬遜三方的合作內容包括:
——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平臺,為境內外客戶購買亞馬遜境外網站和中國網站商品提供服務;
——建設物流倉儲平臺,作為亞馬遜全球采購和銷售商品的重要物流樞紐,并為中國企業出口商品配送全球提供物流倉儲服務,打造輻射全球貿易的物流中心;
——利用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政策,優化亞馬遜公司融資結構,合作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服務。
與上海自貿區達成上述協議后,迪戈·帕森提尼說,中國消費者不僅可以在亞馬遜中國買東西,也可以在亞馬遜其他網站上買東西。
據他介紹,通過在上海自貿區設立的國際貿易總部,亞馬遜就可以把全球的商品,包括是美國、歐洲、亞太的商品,進口到中國。同時,也可以將中國商家的商品賣到全球。
易觀智庫電子商務行業中心分析師林文斌認為,亞馬遜此舉旨在增加與跨境電商貿易相關的服務,不僅僅是做一個電商平臺,同時做倉儲、物流、支付的服務。
上述三項功能,未來如何和中方對接,國際貿易總部將承擔哪些具體的功能,還有待各方明確。
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介紹,按照現行政策,外資公司也可以設立經營類電商,但外資占比上限是55%,有一定限制,這也是亞馬遜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。
【跨境電商】看好“直銷中國”,亞馬遜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
目前,亞馬遜在中國的跨境電商業務,主要是通過跨境通平臺展開。
跨境通是上海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平臺,由信投公司下屬的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運營。
今年6月底以來,亞馬遜通過跨境通平臺已經試單千余票,雙方將于近期開展規?;\營。
“之前亞馬遜跟我們合作,像是‘試驗’,現在它是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。”跨境通執行副總裁顏靜告訴自貿區郵報。
早在今年4月,亞馬遜管理層就其在上海自貿區發展計劃與管委會進行過溝通,前期準備工作一直在進行中。根據亞馬遜董事會的安排,該公司計劃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周年之際,正式在自貿區設立國際貿易總部。
顏靜認為,作為跨境電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,亞馬遜全面進駐上海自貿區,說明它看好“直銷中國”的模式。即通過跨境通這一平臺,繞開進口貿易代理商、省卻了國內分銷渠道,直接對消費者。
目前,亞馬遜在跨境通平臺上兼有“直郵”、“自貿”的模式。前者是消費者購買境外商品,通過國際運輸發送,直接送達境內消費者;后者是境外商品入境后暫存自貿區內,消費者購買后以個人物品出區,包裹通過國內物流送達境內消費者。這些國外商品進口時,按個人物品行郵稅征稅。
所謂“行郵稅”,指的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。一般認為,行郵稅的稅率比商品貨物貿易的稅率要低。
【直銷、自貿進口兩種模式】“四季度美國亞馬遜商品將直銷中國”
未來中國消費者可以直接到亞馬遜網站(amazon.com)購物,進入渠道有兩種:一種是通過美國亞馬遜網站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入口進入,這里的商品有中文說明,人民幣標價;另一種是通過跨境通導購平臺進入。
東方電子支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鵬介紹,目前amazon.com有6000萬種商品,但中國消費者只有通過這個專門的入口進入,才能實現便利化購買。當然,中國消費者專門通道里的商品,肯定不止目前的20萬種。
“在測試時候,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下單,貨品直郵到中國,到消費者手中,大概要7-10天。”王鵬說,希望在今年四季度,這個入口可以正式對中國消費者開放。
在此之前,由于涉及進關和檢驗的問題,以及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本身的限制,到海外電商購物一直存在頗多限制。即便是國內海淘客,也要通過海外“轉運公司”轉運后,才能把商品運回國內。這本身還涉及虛假地址等問題。而在新模式下,消費者除了可以直接用人民幣消費,還可以享受“正規”的直郵中國服務。
相比直銷,部分業內人士更期待的是自貿進口模式。
王鵬解釋,“自貿進口”模式下,商家可以在保稅區備貨,有了訂單之后在國內發貨。這樣可以減少物流成本,縮短進口時間。
有業內人士說,直郵還是按照單個訂單來做的,省不了太多成本,“自貿進口則是整個集裝箱到自貿區,按照個人行郵稅來征稅。”這將真正降低進口成本,但據他了解,目前這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,渠道還沒有理順。
【國際品類】打造“國際精品館”
這次的合作對亞馬遜而言意義重大。
這家美國電商巨頭2004年通過收購卓越網,進入中國市場,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。但由于種種原因,亞馬遜在中國業務的發展始終落后于本土電商企業。
上海自貿區建設的推進,讓亞馬遜看到了發展跨境電商的潛力。
亞馬遜的優勢是,它具有龐大的跨境物流體系和健全的國際品類渠道,這正是中國本土電商的短板。
8月19日,亞馬遜新任中國總裁葛道遠在亞馬遜進入中國十周年慶典上發布了5個新舉措,其中一條是打造“國際精品館”,即引入國際市場的產品,包括27個國家的13000多件產品,其中1/3是亞馬遜“特供”。
亞馬遜龐大的跨境物流體系和健全的國際品類渠道,是其與中國本土電商展開競爭的一張王牌。
“在入華十周年這個時間節點,亞馬遜要把‘跨境電商服務的平臺’這一品牌打出來。”林文斌說,“物流方面,亞馬遜是全球電商中做得最好的,而且倉儲運營中心都是自營的,不是租的,但很多賣家和消費者并不了解這些。”